以下是質量管理體系中常見的不符合項,按ISO 9001標準條款進行分類:
4.1、理解組織及其環境
環境分析不全面:未充分考慮與質量管理體系相關的外部環境因素,如市場變化、競爭對手動態、法律法規變化等;內部環境分析未涵蓋組織文化、價值觀、資源能力等方面。
未識別相關方及其要求:未識別與質量管理體系相關的所有相關方,如供應商、顧客、員工、社會公眾等;未收集和分析相關方的要求和期望。
4.2、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
相關方要求未納入體系:未將相關方的要求納入質量管理體系的策劃和實施中,未明確如何滿足這些要求。
未與相關方有效溝通:未建立與相關方溝通的機制,未及時向相關方反饋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和改進措施。
5.1、領導作用和承諾
領導作用未充分體現:最高管理者未充分參與質量管理體系的策劃和實施,未明確質量方針和目標,未提供足夠的資源支持。
未建立質量文化:未在組織內部建立以質量為核心的管理文化,員工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。
5.2、以顧客為關注焦點
顧客需求識別不足:未充分識別顧客的需求和期望,未將顧客要求轉化為具體的質量要求。
顧客反饋處理不及時:未建立有效的顧客反饋機制,對顧客投訴和建議未及時處理和回復。
6.1、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
風險和機遇識別不全面:未識別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和機遇,如市場風險、技術風險、質量風險等。
風險和機遇措施未落實:未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和機遇利用措施,未將措施納入質量管理體系的策劃和實施中。
6.2、質量目標及其實現的策劃
質量目標不明確:質量目標未具體化、量化,難以衡量和考核。
目標未分解落實:質量目標未分解到各部門和崗位,未明確責任和時間節點。
7.1、資源
資源不足:未提供足夠的資源支持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,如人力資源、設備設施、資金等。
資源管理不善:未對資源進行有效管理,如設備維護不到位、人員培訓不足等。
7.2、能力
人員能力不足:員工的技能和知識水平不能滿足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,未進行有效的培訓和能力提升。
未評估人員能力:未對員工的能力進行評估,未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培訓計劃。
7.3、意識
員工質量意識淡薄:員工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,未樹立質量意識。
未開展質量意識教育:未通過培訓、宣傳等方式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。
7.4、溝通
溝通機制不完善:未建立有效的內部溝通機制,部門之間、崗位之間溝通不暢。
未與外部溝通:未與顧客、供應商等外部相關方進行有效溝通,未及時傳遞和接收信息。
7.5、成文信息
文件管理混亂: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未進行有效管理,文件版本混亂、未及時更新。
記錄不完整:未按規定保留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的記錄,記錄不完整、不準確。
8.1、運行的策劃和控制
過程策劃不完善:未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過程進行充分策劃,未明確過程的輸入、輸出和控制要求。
過程控制不到位:未對過程進行有效控制,未按規定實施過程監控和測量。
8.2、產品和服務要求的確定
顧客要求未明確:未明確顧客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,未將顧客要求轉化為具體的質量要求。
未與顧客溝通確認:未與顧客進行充分溝通,未確認顧客要求是否得到滿足。
8.3、產品和服務的設計和開發
設計開發策劃不足:未對設計和開發過程進行充分策劃,未明確設計開發的階段和控制要求。
設計開發輸入不完整:設計開發輸入信息不完整、不準確,未充分考慮相關法律法規、標準和顧客要求。
設計開發輸出不符合要求:設計開發輸出未滿足輸入要求,未進行充分驗證和確認。
8.4、外部提供過程、產品和服務的控制
供應商管理不善:未對供應商進行有效管理,未建立供應商評價和選擇機制。
采購過程控制不足:采購過程未進行有效控制,未按規定進行采購驗證和檢驗。
8.5、生產和服務提供
生產過程控制不嚴格:生產過程未進行嚴格控制,未按規定實施工藝紀律和質量檢驗。
標識和可追溯性管理不到位:未對產品進行標識和可追溯性管理,未按規定進行產品標識和記錄。
8.6、產品和服務的放行
放行控制不嚴格:產品和服務放行未進行嚴格控制,未按規定進行檢驗和驗證。
未保留放行記錄:未保留產品和服務放行的記錄,無法追溯放行過程。
8.7、不合格輸出的控制
不合格品處理不規范:不合格品未進行規范處理,未按規定進行標識、隔離和處置。
未采取糾正措施:對不合格品未采取糾正措施,未分析原因和采取預防措施。
9.1、監視、測量、分析和評價
監視測量不全面:未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過程進行全面監視和測量,未按規定實施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。
數據分析不足:未對監視和測量的數據進行充分分析,未利用數據分析結果進行改進。
9.2、內部審核
內部審核不規范:內部審核未按計劃進行,未按規定實施審核程序和方法。
審核發現問題未整改:內部審核發現的問題未及時整改,未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。
9.3、管理評審
管理評審不全面:管理評審未全面覆蓋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,未對管理體系的適宜性、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。
評審發現問題未改進:管理評審發現的問題未及時改進,未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。
10、改進
改進措施不落實:未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持續改進,未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。
未驗證改進效果:未對改進措施的效果進行驗證,未確保改進措施的有效性。
以上是質量管理體系中常見的不符合項,企業在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時應加強管理,確保符合標準要求,提高質量管理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