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荡货h秘书h,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,gogo西西人体做爰大胆视频图,极品成人

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病蟲害.農藥 » 正文

水稻赤枯病的防治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13-07-29
核心提示:水稻赤枯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,俗稱“紅僵苗”、“鐵銹病”。近年來該病在各地發生加重,一般受害田減產1-2成。
       水稻赤枯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,俗稱“紅僵苗”、“鐵銹病”。近年來該病在各地發生加重,一般受害田減產1-2成。

 

該病一般在秧苗移栽后10-15天開始發生,病程短的1個月左右,長的達兩個月。癥狀為秧苗遲遲不返青,或返青后生長不良,僵苗不發,甚至發生死苗。病株地上部分矮小,分蘗減少或不分蘗。開始時葉色濃綠,以后下部葉片沿中脈出現赤褐色斑點,并逐漸擴大,致使整張葉片干枯、變焦,遠望像“火燒田”。稻根開始為深褐色,后變黑、腐爛發臭。

引發赤枯病的原因,一是施用生肥過多,稻苗根系中毒;二是土壤嚴重缺少磷、鉀、鋅,稻株營養失調;三是長期深水灌溉,耕層糊爛,根不下扎,土壤缺氧;四是土壤瘠薄,冷、板、瘦,致使水稻根系發育不良。

防治措施:①見病后立即噴施惠滿豐,每畝用100-125毫升,對水500倍,同時每畝施硫酸鋅1公斤,降解有毒物質,增強根系活力,促進秧苗轉化。②增施磷鉀鋅肥。缺磷的每畝施過磷酸鈣25公斤,缺鉀的每畝施氯化鉀或硫酸鉀10公斤,缺鋅的每畝施硫酸鋅1公斤。提倡基施磷鉀鋅肥,因為赤枯病大多數發生在苗期,基施效果好。也可以在見病后追施。③排水露田,透氣增氧。如果稻田浮泥深,冒氣泡,有臭味,應及時排水軟蹲,改善土壤通氣性,促進秧苗新根發生。④有機肥充分腐熟后施用。⑤大力推行秸稈還田。

編輯:foodqa

 
分享:
關鍵詞: 水稻 赤枯病 防治
[ 網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2.397 second(s), 315 queries, Memory 1.71 M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布尔津县| 和田县| 石河子市| 襄樊市| 滨海县| 喀什市| 古交市| 安阳市| 贵港市| 福泉市| 读书| 凌海市| 舞阳县| 五寨县| 集贤县| 双流县| 武功县| 大港区| 前郭尔| 泽普县| 资源县| 溆浦县| 尉氏县| 安达市| 辽宁省| 晋宁县| 米易县| 七台河市| 延长县| 景洪市| 旺苍县| 郴州市| 沁阳市| 甘南县| 隆德县| 九龙县| 郸城县| 滁州市| 固安县| 略阳县| 射阳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