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荡货h秘书h,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,gogo西西人体做爰大胆视频图,极品成人

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病蟲害.農藥 » 正文

桑樹幼苗期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方法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13-07-11
核心提示: 桑樹幼苗期的病蟲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炭疽病,蟲害主要有小地老虎、螻蛄和桑毛蟲災等。
 桑樹幼苗期的病蟲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炭疽病,蟲害主要有小地老虎、螻蛄和桑毛蟲災等。

一、灰霉病:灰霉病是由半知菌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,跟林業上的泥枯病相似。該病毒在低溫多濕,空氣濕度大,粘重潮濕土壤情況下發病嚴重。受害桑樹基部產生病斑,初為油浸狀,后變為褐色,潮濕時病斑呈腐爛狀,干燥時易從病斑處折斷,桑苗病斑上易發生灰白色絨毛狀霉層,故稱灰霉病。

防治方法:1、選擇用地。不選用低洼、潮濕帶粘性重、排水不便的土地。2、加強苗地管理。對低洼、排水不良的桑地注意開溝排水,減少病蟲的發生。3、藥劑防治。發病初期用50%的托布津500倍液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-1000倍或用根腐靈800-1000倍噴灑效果達80-100%,對蠶無不良影響。

二、炭疽病:桑炭疽病是由炭疽病病源引起的真菌病害,傳播快,來勢猛士引起幼苗大量死亡,苗地連續高溫多濕易發生該病,發病時根莖部產生短線條狀病斑,病斑呈鮮紅色或赤褐色,葉緣和葉尖產生少量病斑,嚴重危害時期是在實生苗長出兩片真葉時。

防治方法:1、在兩片真葉前后,用25%的多菌靈粉劑500倍或70%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,每項隔兩天噴灑一次。2、加強苗地管理,低洼多濕桑地注意開溝排水,降低濕度。3、苗地輪作。4、清除病原,發現病株集中收集燒毀,防止感染。

三、螻蛄:螻蛄是一年發生一代,3-4月越冬成蟲開始活動,在土中咬食剛播下和發芽的種子,或把幼苗嫩莖、根莖部咬成亂麻狀,使幼苗逐漸凋萎枯死,造成缺苗;螻蛄活動挖掘隧道,常使桑樹幼根和土壤分離,發生吊根失水死亡。

防治方法:1、播種前深耕細耙,大量消滅土中螻蛄。施底肥時不宜使用未腐熟的廄肥和新鮮馬糞,以免誘集螻蛄前來活動。2、人工捕殺。在苗地地表拱起新鮮隧道時鏟去表土,找出圓洞口,順洞下挖即可捉到螻蛄或播種后在苗地四周挖些小坑,坑內放入少量新鮮馬、牛糞,上蓋干草,次日早晨打開干草即可捕捉螻蛄。3、藥劑防治。用90%敵百蟲250克,用熱水配制成30倍液,加入炒香了的麥麩20斤拌勻,加水調成豆腐狀毒餌,施入土中毒殺治蟲。

四、小地老虎:小地老虎又叫土蠶、地蠶子。一年發生四代。3齡前取食葉片,3齡后咬斷桑苗近地嫩莖,為害最重是桑苗長至8片真食葉時。

防治方法1、選好土地,消除雜草,精耕細作。2、藥劑防治,定苗前用25%的敵百蟲粉每畝2.5公斤,或90%晶體敵百蟲800倍或50%辛硫磷1000倍液噴灑。3、毒餌誘殺。將50公斤鮮草或牛皮菜切碎加90%敵百蟲0.5公斤兌水拌濕,每畝用25公斤。4、人工捕捉。一般在早晨檢查苗情,發現新斷頭被害狀,即可在桑苗附近挖土捕捉。

編輯:foodqa

 
分享:
[ 網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6.923 second(s), 963 queries, Memory 3.42 M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高要市| 南江县| 肇庆市| 大关县| 碌曲县| 临澧县| 涟水县| 石景山区| 饶阳县| 简阳市| 剑川县| 兴安盟| 隆化县| 阿巴嘎旗| 桓台县| 望江县| 太仆寺旗| 濮阳县| 稻城县| 三穗县| 博罗县| 集贤县| 报价| 大渡口区| 武威市| 宁武县| 池州市| 临邑县| 顺昌县| 长岛县| 和林格尔县| 本溪市| 晴隆县| 曲沃县| 五台县| 五寨县| 新龙县| 永泰县| 玉溪市| 武清区| 武安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