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荡货h秘书h,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,gogo西西人体做爰大胆视频图,极品成人

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糧油 » 正文

水稻三化螟防治新思路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06-06-27
  隨著水稻種植制度的變化,稻作區第2、3、4代三化螟對水稻的危害逐年加重,雖然一些農民施了藥,但是收效甚微。水稻三化螟難治,在平常農業生產上應采取那些對策呢?

    推廣栽培防治

    一是提倡水稻品種單一化。做到一個農業生產生態區域一品,一般要求1個圩口1個品種;二是在同一地區盡量減少混栽現象。三是大力推廣旱育稀植技術。使水稻生育期盡可能提前,三化螟盛孵期錯開;四是選擇高產、早熟、耐蟲的品種。

    適時適期用藥

    依老經驗自己確定防治時間,有人甚至每隔5—7天就打1次藥,這樣就不可避免地錯過防治的有利時機。防治3、4代三化螟白穗要在卵孵盛期內,于水稻破口5%—10%時用1次藥,以后每隔5—6天施藥1次,連續施藥2—3次。

    注意輪換用藥

    一方面現在不少農民往往在一次使用某種農藥取得較好的防效后,便對該種農藥產生好感而長期使用;另一方面現在復配的殺螟新農藥很多,大多都含有三唑磷及其復配劑,往往是換名不換藥,農藥經銷商熱衷于推廣所謂新農藥,牟取利潤,殊不知,這樣做的結果會引起螟蟲對該種農藥抗性的增強,敏感性降低,影響防效。所以,治螟的農藥要輪換交替使用。

    保持淺水層

    水稻生育期不同,蟻螟侵入部位和侵入率也不一樣,但三化螟危害的部位都處于稻株基部,一般離水面2—8厘米,所以施藥前要求田間灌水深度達到10—12厘米,待螟蟲爬到水稻植株中、上部時施藥。但很多農民常常忽視這一點,有的因水利條件限制,甚至誤認為保持淺水層就是稻株上有水,趁早晨露水未干時用藥,其結果防治效果差。

    用水量要足

    水稻螟蟲棲息于稻株內部,噴藥液量不足,就會使藥劑滯留于稻株表面,難以接觸蟲體。因此防治三化螟時,在保證適量用藥的前提下,用水量十分關鍵,每畝噴灑藥液量應為50—60千克以上
 
分享:
[ 網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1.781 second(s), 279 queries, Memory 1.62 M
主站蜘蛛池模板: 礼泉县| 湖州市| 拉萨市| 铁岭市| 吉安县| 沾益县| 兴隆县| 乐昌市| 轮台县| 大姚县| 慈溪市| 五华县| 叙永县| 碌曲县| 宝坻区| 寿光市| 墨竹工卡县| 崇明县| 崇义县| 福贡县| 营山县| 军事| 泽普县| 高邑县| 扎赉特旗| 庆安县| 嫩江县| 绥芬河市| 宜兰县| 托克逊县| 方正县| 交口县| 河北省| 天津市| 嵊州市| 科尔| 望城县| 横峰县| 鹤岗市| 夏河县| 会昌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