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荡货h秘书h,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,gogo西西人体做爰大胆视频图,极品成人

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糧油 » 正文

小麥苗期主要病蟲害的防治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14-07-17
核心提示:小麥銹病 小麥出苗后15~20天,選擇具有發病條件的麥田進行調查,當病葉率達到10%,且秋季氣溫偏高,雨水偏多時,立即噴灑禾果利或三唑酮進行防治,即每畝用12.5%禾果利可濕性粉劑15~20克或1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75克對水50公斤進行噴霧,發現一株防一片,發現一片防一塊。

小麥銹病 小麥出苗后15~20天,選擇具有發病條件的麥田進行調查,當病葉率達到10%,且秋季氣溫偏高,雨水偏多時,立即噴灑禾果利或三唑酮進行防治,即每畝用12.5%禾果利可濕性粉劑15~20克或1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75克對水50公斤進行噴霧,發現一株防一片,發現一片防一塊。

小麥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從小麥苗期至抽穗期均能發生。苗期的癥狀主要表現在地下部分,出苗后危害小麥的地下莖,出現褐色病斑,或橢圓形病斑,并向上發展,每畝用20%粉銹寧可濕性粉劑75克或20%井岡霉素40克對水50公斤順壟噴施,效果很好。

小麥全蝕病 小麥全蝕病病原菌在小麥苗期即能浸染,出苗后20~30天是浸染病高峰期。對于過去發生過小麥全蝕病的地塊,每畝用12.5%禾果利可濕性粉劑15~20克或20%粉銹寧乳油120~200毫升對水40~50公斤,順麥壟噴灑幼苗,能顯著降低小麥穗期的發病率。 

麥蚜 蚜蟲除能直接危害造成小麥減產外,還能傳播小麥黃矮病。當蚜株率超過5%,百株蚜量10頭左右時,應進行藥劑防治。每畝用蚜虱凈25毫升或大功臣20克或吡蟲啉20克對水40~50公斤,順麥壟噴霧,效果可達98%,并能兼治小麥紅蜘蛛。

地下害蟲 主要有螻蛄、蠐螬、金針蟲三種。小麥出苗后30天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塊調查,當死苗率達到3%時,立即進行施藥防治。穿施敵百蟲毒餅:每畝用90%晶體敵百蟲75克,先用溫水將其化開,再加水至1.5公斤配成藥液噴拌在10公斤已粉碎炒香的芝麻餅或菜子餅上,悶4~6小時,即成毒餅。用耬將毒餌穿施于麥田。此法滅蟲保苗效果可達95%。噴灌藥水:對出現點片危害的地塊,可每畝用50%辛硫磷0.5公斤加水60~75公斤,順麥壟噴澆麥根處,對蠐螬和金針蟲有特效。

蝗和蟋蟀 近年來,這兩類害蟲發生量很大,常危害早播麥苗,每畝可用90%晶體敵百蟲75克,先用熱水化開再加水至1.5公斤,噴拌已粉碎炒香的麥麩5~7公斤,配成毒餌,順麥壟撒施誘殺,效果很好。

編輯:foodqa

 
分享:
[ 網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266 second(s), 28 queries, Memory 0.94 M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兴和县| 乌拉特前旗| 平舆县| 翼城县| 吉林市| 祥云县| 河南省| 顺义区| 神农架林区| 密云县| 岱山县| 周至县| 新疆| 平安县| 凤城市| 临湘市| 克山县| 赤水市| 甘谷县| 普安县| 玛曲县| 都兰县| 深泽县| 突泉县| 芷江| 宽甸| 星座| 岫岩| 习水县| 邵阳县| 宜兴市| 新民市| 额尔古纳市| 天镇县| 道真| 宣汉县| 中方县| 泗水县| 虎林市| 北宁市| 太白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