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荡货h秘书h,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,gogo西西人体做爰大胆视频图,极品成人

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糧油 » 正文

水稻惡苗病的田間識別與防治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14-01-09
核心提示:水稻惡苗病是水稻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,受害稻株苗期或抽穗前枯死,一般不抽穗結實,所以俗稱“公秧”。

水稻惡苗病是水稻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,受害稻株苗期或抽穗前枯死,一般不抽穗結實,所以俗稱“公秧”。其識別方法和防治措施如下:

 一、發病特點。水稻惡苗病以帶菌種子為主,其次是病草成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,病菌侵入一般在播種時,播種時病種上潛伏的菌絲或分生孢子遇水萌發,從傷口侵入到幼苗的基部,引起稻苗發病,病稻草用來蓋秧和捆秧時也可以發病。

二、發病條件。播種沒有經過藥劑消毒的帶病種子,極易引起發病。病田的種子、秧苗受到機械損傷,可加重發病。

三、危害癥狀。稻惡苗病從苗期-抽穗期都可能發病,秧田期發病:一般播種幾天就可以發病,有的發芽不久就枯死,但典型的癥狀要在秧田末期才能表現出來:病苗比壯苗要纖細得多,而且長得比較高,顏色呈淡黃綠色。病苗多在移栽前死亡,從枯死苗近地面部分會產生淡紅色的霉狀物,有的呈白色。大田發病:移栽后1個月左右才出現病株,初期癥狀與秧苗病狀一樣;發病嚴重時一般在抽穗前枯死。后期一般在病株下部,莖的附近或者葉鞘上散生或聚生很多黑色小點。

四、癥狀識別。在水稻分蘗期,病株比健株高2/3左右,黃綠色,葉狹長披垂,節上出現倒生根。農民又叫米禾、公禾、標禾、標茅。這些病苗隨后發黃、逐漸枯死。

五、防治方法

1、要處理好病草、病谷,做好種子消毒處理。

2、發病病株及時拔出處理,減少再侵染源。

3、用勁護牌25%氰烯菌酯懸浮劑3000倍液浸種,稻種與藥液比為1∶1.2,溫度控制在15~20℃,一般浸2天,浸種后直接催芽播種。用該藥浸種對水稻整個生長期生長發育均沒有不良影響,安全、無藥害,對水稻惡苗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,苗期防效達100%,分蘗末期防效達96.99~100%,抽穗期防效為76.05~98.86%。

編輯:foodqa

 
分享:
[ 網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260 second(s), 16 queries, Memory 0.88 M
主站蜘蛛池模板: 云和县| 吉木乃县| 平舆县| 湟中县| 淮阳县| 大理市| 镶黄旗| 安平县| 平遥县| 通河县| 保德县| 车致| 台北市| 鲜城| 海原县| 聊城市| 商河县| 铜山县| 永济市| 黔西县| 祁阳县| 遂平县| 邢台县| 贵定县| 长沙县| 瑞昌市| 安泽县| 苍梧县| 阜南县| 井陉县| 遵义县| 兰考县| 信丰县| 甘泉县| 沈丘县| 尼玛县| 南城县| 马尔康县| 濮阳县| 富源县| 黄梅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