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荡货h秘书h,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,gogo西西人体做爰大胆视频图,极品成人

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養殖技術 » 水產養殖 » 正文

常見魚鰓病的防治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14-10-20
核心提示:魚生活在水中,靠鰓吸入水中的溶解氧,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體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鰓上,因此鰓的發病率很高。魚的鰓病種類很多,為了準確診斷、合理用藥,可將鰓病分為以下六大類型。
       魚生活在水中,靠鰓吸入水中的溶解氧,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體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鰓上,因此鰓的發病率很高。魚的鰓病種類很多,為了準確診斷、合理用藥,可將鰓病分為以下六大類型:
 
  細菌性鰓病  癥狀:病魚鰓絲粘液增多、發黑,掛滿污垢,嚴重的鰓絲腐爛露出骨條。病原:水質不良刺激鰓部組織,引起魚被粘球菌、柱形菌或其他細菌感染。防治方法:(1)調節水質,消除病菌。一是經常加注新水;二是用超菌凈A型處理老水,殺滅病原菌;三是用增氧機攪水增加上下層的水體交換量。(2)可用漂白粉或其他含氧制劑全池潑灑來防治。(3)投喂殺菌藥餌或用三黃粉加抗生素類藥物拌料投喂。
 
  霉菌性鰓病  癥狀;鰓絲發黑,著生菌絲,發生于高溫季節水質老化的池塘。病原:鰓霉菌。防治方法:用生石灰徹底清塘,病魚須銷毀,二氧化氯對本霉菌有一定抑制作用,發病魚池需大量換水,改良水質。
 
  寄蟲性鰓病 癥狀:早春開化后,由于越冬魚體質較弱、水質較臟,常引起魚種發病。春片魚種常集群散漫游動于池邊或下風頭處,鏡檢多為斜管蟲、杯體蟲等寄生。夏季魚苗池發病時,一般常見病魚在晴好天氣集群上浮水面,似缺氧浮頭狀,馴化時不上料臺或吃一會就散開并繼續浮于水面,食欲明顯減退,生長緩慢。掀開病魚鰓蓋可見組織增生,粘液增多。病原:由原生動物車輪蟲、鰓隱鞭蟲、斜管蟲等大量寄生引起。治療:(1)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時用綜合浸泡劑泡魚種。(2)用硫酸銅加高錳酸鉀0.5ppm全池潑灑。(3)用硫酸銅加硫酸亞鐵0.7ppm全池潑灑。
 
  吸蟲類鰓病  癥狀:病魚急躁不安,常躍出水面,或在吃食過程中“炸營”,鰓絲腫脹、粘連。病原:由指環蟲、三代蟲及中華蚤等單殖吸蟲大量寄生引起,常并發細菌性爛鰓病。治療:(1)敵百蟲0.5—1ppm全池潑灑。(2)超菌凈A型0.3—0.4ppm全池潑灑,也可用漂白粉、氯殺寧、二氧化氯等殺菌劑全池潑灑,以防止細菌繼發感染。(3)用藥后隔天注入部分新水,以利于魚類食欲的恢復。
 
  出血性鰓病(脈管瘤)  由于水質不良,藍澡大量滋生,水中氨含量過高,化學污染,殺蟲劑等農藥的刺激,使鰓微血管產生器質性病變,形成動脈瘤,用顯微鏡能鑒定。防治方法:大量換水或施水質改良劑調節水質。
 
  營養性鰓病  癥狀:鰓絲彎曲,鰓小片曲屈、萎縮,排列不整齊。病因;由于飼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營養不平衡引起,使魚體免疫能力下降,易引起細菌感染,寄生蟲侵入。治療:合理配制飼料,做到氨基酸、不飽和脂肪酸、鈣鱗、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項營養指標的平衡。
編輯:foodqa

 
分享:
關鍵詞: 常見 魚鰓病 防治
[ 網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1.532 second(s), 183 queries, Memory 1.36 M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龙山县| 三江| 平远县| 桂东县| 青州市| 家居| 唐河县| 共和县| 怀安县| 寿光市| 丽水市| 饶平县| 苗栗县| 故城县| 肥西县| 东宁县| 调兵山市| 长沙市| 叙永县| 祥云县| 德令哈市| 女性| 马尔康县| 临潭县| 永平县| 绥宁县| 汉源县| 田东县| 肥城市| 句容市| 忻州市| 桃园市| 南澳县| 昆山市| 司法| 黔江区| 德兴市| 扎兰屯市| 行唐县| 海丰县| 盐山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