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荡货h秘书h,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,gogo西西人体做爰大胆视频图,极品成人

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養殖技術 » 家禽養殖 » 正文

肉鴿、鵪鶉痘病癥狀及防治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13-04-16
核心提示: 痘病是肉鴿、鵪鶉的一種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,常稱為鴿痘或鵪鶉痘。以體表無羽毛部位散在的、結節狀的增生性皮膚病灶為特征,也可表現為上呼吸道、口腔和食管部粘膜的纖維素性壞死增生病灶。
 痘病是肉鴿、鵪鶉的一種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,常稱為鴿痘或鵪鶉痘。以體表無羽毛部位散在的、結節狀的增生性皮膚病灶為特征,也可表現為上呼吸道、口腔和食管部粘膜的纖維素性壞死增生病灶。
 
  本病多發于幼齡的肉鴿和鵪鶉,由健康禽與病禽接觸引起,脫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病毒散布的主要形式,一般須經損傷的皮膚、粘膜而感染,蚊子及體表寄生蟲可傳播本病,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以春秋兩季和蚊子活躍的季節最易流行。擁擠、通風不良、陰暗、潮濕、體表寄生蟲、維生素缺乏和飼養管理惡劣都會使病情加重。如有葡萄球菌、傳染性鼻炎、慢性呼吸道病等并發感染可造成死亡。
 
  皮膚型表現為在冠、肉髯、眼瞼和其它身體無體毛部位出現結節狀病灶。白喉型病例,可在口腔、食管或氣管粘膜見到潰瘍或白喉樣黃白色病灶。病變發生于氣管時,還可能伴隨發生輕重不同的鼻炎樣呼吸道癥狀。
 
  痘病傳入肉鴿、鵪鶉群后,可能只有部分發病,但若毒力較強時,加上控制措施不得力,也可能全群暴發。皮膚型病例比波及呼吸道的白喉型病例更容易恢復;疾〉某1憩F增重不良、衰弱,產蛋的患病時可出現暫時性產蛋下降。病程一般3-4周,但若發生混合感染,病程則較長。死亡率較低,但嚴重病例死亡率可達50%。
 
  痘病的預防措施如下:
 
  種鴿痘弱毒疫苗,宜在春末流行季節前接種。一般接種乳鴿和童鴿,1日齡的乳鴿就可開始接種,且無任何不良反應,接種后10-14日便可產生堅強的免疫力,經9個月仍能抵御強毒攻擊。接種7-10天后,檢查刺種部位是否出現痘疹和結痂,有反應者表示接種成功,但反應不宜太大,以針頭大小為好,接種后可使80%以上的鴿不發此病,是安全、高效、簡便易行的方法。
 
  改善環境條件,定期消毒,加強飼養管理,清除積水,消滅蚊子都是預防本病發生的有力措施。因此,要經常清除鴿舍周圍的雜草及小水坑,并對舍內外陰溝及角落噴灑敵敵畏(濃度為0.05%-0.1%)。 病禽的羽毛、皮屑要嚴格消毒,隔離的病禽在完全康復后兩個月方可合群。
編輯:foodqa

 
分享:
[ 網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4.402 second(s), 605 queries, Memory 2.47 M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太仆寺旗| 孟连| 县级市| 邛崃市| 莆田市| 锡林郭勒盟| 赤城县| 桐柏县| 封开县| 木兰县| 体育| 朝阳区| 尚志市| 儋州市| 南京市| 辰溪县| 永德县| 古蔺县| 和田县| 拉萨市| 临泽县| 鄂托克前旗| 蚌埠市| 博爱县| 慈溪市| 泉州市| 三河市| 肃北| 兴化市| 武隆县| 张北县| 勃利县| 敖汉旗| 兴国县| 嵩明县| 疏附县| 朝阳市| 临邑县| 永定县| 托克逊县| 通州区|